在我国,儿童自杀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,专家们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,有的偏向于认为社会和家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,有的则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过娇生惯养,心理承受能力很差。其实这两种因素,可以说是兼而有之,只不过在具体的孩子身上,可能一个多一些,一个则少一些。
比起儿童自杀引起的社会关注,另一种孩子的极端行为——自残,关注的人就少很多了,然而这才是更为普遍的。上个月月初的时候,就听说了一个类似的案例:隔壁小区里的一个八岁男童,用削铅笔的小刀把自己的手臂割破了,好在发现得及时,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据了解,这个小男孩正上二年级,由于最近的一次小测验考得不好,被老师说了几句,心里气闷,便在回家的路上做出了傻事。孩子到家后,奶奶发现他手臂上都是血,差点没吓晕过去,好在送到医院后发现没割到要害,只需简单清洗包扎就可以回家了。家长后来闹到学校里,认为是老师批评孩子导致的自残行为,老师却觉得很委屈,因为她只是稍微说了几句,孩子不至于受到这么严重的打击。
最后在校方的调解下,双方和解,奇怪的是,家长也没有对老师提什么要求。原来在争吵中,老师曾质问孩子的父母对他不够关心,平时都把孩子扔给老人带,导致孩子长期存在心理问题。老师还表示,如果是家长需要追究,她就会给孩子做心理鉴定。由于被老师说得心虚,男孩的父母最终妥协,再加上孩子也无大碍,便当作没事发生一样了。
八岁男童自残,到底是老师的错还是父母的错?其实与“情绪饥饿”有关
1)什么是情绪饥饿
人不吃饭就会饥饿,这是生理需求决定的。同样地,如果一个人最基本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,也会像吃不饱饭一样产生“饥饿感”,这就是情绪饥饿了。对于孩子来说,最大的感情需求是什么?当然就是父母对他的亲情了。所以一旦父母疏于陪伴孩子,孩子就很容易陷入情绪饥饿的状态,而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,则有很高几率出现自残行为。
2)老师的批评只是导火索,真正的原因出在父母身上
理解了这一点,就不难得出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了。案例里的那个小男孩自残,老师的批评只是导火索,家长长期疏于陪伴,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。所以要说错的话,明显还是家长过错更大,而老师只不过是在行使自己的正常权利而已。
每个人都会情绪饥饿,原因也各不相同。但对于孩子来说,情绪饥饿的原因则主要有两个:一是家庭不和睦,二是亲子陪伴不够。由于情绪是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,所以要想判断孩子是否处于情绪饥饿状态,还得通过具体的表现来看才行。
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情绪饥饿?有这些表现就要当心了
1)哭闹变得频繁
小孩子都喜欢哭闹,但总体上,孩子哭闹的频率是比较平稳的。比如一个特别爱哭的孩子,可能会一个礼拜哭一两次,而不太爱哭的孩子,可能一个月才哭一次。如果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哭闹得特别频繁,那就得留意了,这很有可能就是情绪饥饿的外在表现。在情绪饥饿的状态下,孩子的情绪会特别不稳定,外界稍有扰动,就会迅速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,从而导致孩子哭闹起来。
2)情绪容易失控
还有一个信号也是值得家长们关注的,那就是平时脾气还挺好的孩子突然变得容易情绪失控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阈值,当情绪累积突破这个阈值,就会情绪失控。正常情况下,每个人的阈值都会很高,而在情绪饥饿的状态下,却会变得很低,从而使得失控更容易发生。所以只要孩子最近情绪失控超过一次,就得留起心来,因为这显然不是偶发的。
3)出现自残行为
关于情绪饥饿的表现,还有一种就是上面提到过的“自残行为”。事实上,这已经是情绪饥饿到极点的表现了,如果家长直到此时才发现,那可就非常失职了。但只要补救,为时未晚,只要家长及时介入,还是可以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。所以在自责的同时,也不应放松警惕。
肚子饿了要吃饭,情绪饿了怎么办?答案很简单,就是满足情绪需求,或者可以形象地说,就是“喂心灵”。身为家长的你,当孩子陷入情绪饥饿的状态时,要学会去给他“喂心灵”,如果你还不会,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办法。
帮孩子摆脱情绪饥饿,家长要学会给孩子“喂心灵”
1)增强亲子互动,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
很多早教专家都指出,父母的亲子陪伴是无可替代的。无论你有多忙,都建议保证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独立时间用在孩子身上,可以陪他说说话,或者陪他一起玩游戏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,才能让亲子陪伴最有效,从而极大地弥补孩子感情需求的不足。
2)引导孩子消解负面情绪
当正常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,孩子不但会陷入情绪饥饿的状态,更会不断积累负面情绪,而这也是加重情绪饥饿症状的重要原因。所以要想解决情绪饥饿的问题,消解负面情绪也是个不错的办法。可惜的是,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特别有限,故而需要父母帮助和引导,比如让他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和难过说出来,甚至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来。只要有了合理的消解渠道,负面情绪就能够一点一点地减少,当少到一定程度,情绪饥饿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再严重了。
自残到自杀,往往只有一步之遥。所以当孩子做出自残行为的时候,无论程度有多么轻,家长都不应该忽视,而应深究其背后的情绪饥饿问题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只有这样做,你的孩子才能平安健康地成长。